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高品質的生鮮海物,實惠經濟的親民風格,邀請您進入幸福海物的健康世界。 目標成為海鮮領域的巷內百年老店,沒有華麗的包裝宣傳,以樂於分享、回饋社會的單純信念,服務所有的家人朋友。

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

世界上根本沒有「魩仔魚」

ETtoday記者黃郁棋/特稿

你吃過魩仔魚嗎?沒吃過很好,吃過的民眾千萬不要再吃了!現在的魚,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;還在吃奶嘴的時候,就被當作「魩仔魚」給撈上桌。根據水產試驗所的報告指出,魩仔魚其實是「200多種魚的魚苗」,至今市場依舊買得到;如果繼續吃下去,沿岸漁業會完全滅亡。

▲魩仔魚「實質上」是200多種魚苗的統稱!(圖/取自廖鴻基部落格)

老一輩的媽媽常說:「魩仔魚營養啊,有豐富的鈣質。」事實上魩仔魚根本不是一種魚,而是「魚苗」的統稱!最早研發出雙拖網捕魚的是日本,但日本政府發現,這種捕魚方式會毀了整個國家的海洋生態,早早就禁止使用。然而台灣卻在1977年大量引進日本的雙拖網捕魚法,大肆捕撈之下甚至還將魩仔魚「外銷」給日本!而台灣的漁獲量,也從1977年開始直線下墜。

海洋作家廖鴻基在與老船長聊天時,聽到老船長感傷的說:「現在的魚仔,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。」討海討了四、五十年,卻眼見台灣的漁業在最近幾年崩壞,自然感觸良多;現在許多漁夫連還在吃奶的魚苗都不放過。這些魩仔魚是整個沿岸海洋魚類的數量基礎,牠們長大後可能生小魚,個體經濟價值也更高;但是台灣人卻愛吃魚苗,早早扼殺了牠們的機會。

▲一餐魩仔魚就可能吃掉數千條!(圖/取自廖鴻基部落格)

「人不吃魩仔魚不會怎樣,但牠卻是許多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。」根據統計,一米杯的魩仔魚,就可能多達5400尾魚苗!如果再不嚴格管制魚苗的販售與捕撈,台灣沿岸很快就會無魚可撈(其實現在也差不多了),真正成為「只有海鮮、沒有海洋」的惡劣國家。如果市場上繼續販售俗稱「魩仔魚」的魚苗、人民也選擇繼續購買,海洋版「寂靜的春天」很快就會到來。

編案:
我必須說老實話,廖鴻基老師是我老師,所以我在課堂上聽過的,比他寫的文章還要多一些;有雲友提出「網路追追追」的文章來反駁「不該吃魩仔魚」的說法,現在我來針對追追追在最後引用的「漁業署結論」做簡單回應:

漁業署結論一、魩仔魚是由鯷科、鯡科魚類之仔稚魚組成,並非文章中所稱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。
第一個結論,顯然是以「學術上」做區別;然而在現實情況下,人們在捕撈、販賣魩仔魚的時候,是不可能一條一條去分辨的,加上魚苗也沒這麼好分。
因此,就「實質上」而言,魩仔魚的確是兩百多種魚苗的統稱!而這個說法是來自水產試驗所,也不是廖老師自己掰的。

漁業署結論二、該文強調,目前政府已有相關的作法,「目前已輔導相關縣政府公告各該縣轄區海域魩鱙漁業管理規範,規範距岸五00公尺內海域為禁漁區,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為禁漁期。」未來也會逐年淘汰捕撈。


然而日本卻是「早早放棄雙拖網捕撈」魩仔魚!看出差異了嗎?台灣漁業已經快要乾枯了,卻還在「未來逐年淘汰」;等到那個未來真的來了,也不用淘汰了,因為沿海只剩下海帶。

追追追文中還引用「王友慈」博士的說法,提到「吃也不對、不吃也不對」的窘境;不吃居然是因為「對國人的營養需求有影響」

記者已經好幾年沒吃魩仔魚了,我還是活得健健康康的,跑三千公尺只要十二分半。但是魩仔魚對於其他魚類卻是必要的糧食,文中怎麼沒提到?

人類不吃魩仔魚,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;但是其他魚類缺乏食物來源,卻是會引發危機的。文中王博士還提到可以從東南亞進口,真是可怕的說法。問題根本在於:「我們不該吃魚苗!」

漁業相關延伸閱讀:


原文網址: 只有海鮮、沒有海洋!世界上根本沒有「魩仔魚」 | ETtoday生活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 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20511/45523.htm#ixzz1uViI3fZ5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