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蔡南益(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志工)
※ 編按:晚餐想要吃點海味,到了魚市場/超級市場,什麼是影響你挑選的主因呢?是價格、偏好,還是產地?而你知道那尾將成為桌上佳餚的白帶魚,在海中是什麼模樣?牠的習性又是什麼?今日專欄,除了看看這擁有銀亮身軀的凶狠角色,也請一同來關心海洋資源逐漸減少的危機!
「魚類的定義是什麼?」這是我大學魚類學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。
如同小朋友的塗鴉般,當時我腦袋裡浮現出的「典型」魚類有著紡錘狀的外形,後端有尾巴,背上有背鰭,兩側有胸鰭,肚子有腹鰭,身體蓋滿了透明鱗片,但卻又有一些奇形怪狀的魚在挑戰這典型的魚類形象,白帶魚便是其中之一。
海中的銀色寶劍
兇惡的長牙大口,細窄的頭部後方有著長帶狀的身軀,高聳透明的背鰭從頭後延伸至身體末端,尾鰭退化為細絲狀或者消失,腹鰭也退化消失,再配上由許多細小銀鱗鋪織而成的銀亮體表,與
其說是魚,更像是一把劍,一把來自幽藍深海的神祕寶劍,然而其兇惡的習性其實更甚刀劍!
「帶,冬月最盛,一釣則群帶銜尾而升,故市者獨多。或言帶無尾者,非也,蓋為群帶相銜而尾脫也。」
明朝的<閩中海錯疏>這段話是中國最早的白帶魚文獻紀錄,清楚的描寫出白帶魚的兇狠。白帶魚一旦上鉤就會遭受族群中其他個體的攻擊,一隻咬一隻,經常是一隻上鉤就可以拉起一串的白帶魚!清朝的<本草綱目拾遺>中也有類似的描述:「一魚上釣,則諸魚皆相銜不斷,掣取盈船。」白帶魚的兇狠習性可見一斑。但隨著魚群的數量減少,
這樣驚人的盛況今日已難得一見。
垂直漂浮的神秘行為
白帶魚是鱸形目鲭亞目帶魚科的迴游性魚類,夏季時會移動到黃海產卵,冬季時再洄游至台灣過冬。在台灣沿海至少有兩個種類-白帶魚(Trichiurus lepturus)以及日本帶魚(T. japonicus)(注 1),前者為全球性分布,後者僅分布於西北太平洋。雖然台灣各地皆可捕獲,但以北部與西部沙泥底質海域產量較豐。白帶魚以小型魚類,甲殼類,軟體動物為食,若食物缺乏時甚至會同類相食。白天,白帶魚棲息在約一百公尺,或者更深的海裡,夜晚則會成群巡游到表層水域,因此,捕抓白帶魚的船隻多選在夜間作業。
這樣驚人的盛況今日已難得一見。
垂直漂浮的神秘行為
白帶魚是鱸形目鲭亞目帶魚科的迴游性魚類,夏季時會移動到黃海產卵,冬季時再洄游至台灣過冬。在台灣沿海至少有兩個種類-白帶魚(Trichiurus lepturus)以及日本帶魚(T. japonicus)(注 1),前者為全球性分布,後者僅分布於西北太平洋。雖然台灣各地皆可捕獲,但以北部與西部沙泥底質海域產量較豐。白帶魚以小型魚類,甲殼類,軟體動物為食,若食物缺乏時甚至會同類相食。白天,白帶魚棲息在約一百公尺,或者更深的海裡,夜晚則會成群巡游到表層水域,因此,捕抓白帶魚的船隻多選在夜間作業。
除了日夜的垂直洄游外,白帶魚還有一神祕的行為,就是常成群維持頭上尾下的姿勢漂浮在水中,但其用意目前仍是謎團。以往常見的捕捉方式為底拖網,延繩釣,以及定置魚網,但現在有許多人改以船釣,而這轉變也反映出,白帶魚的族群結構已經悄悄的改變。
環境改變,魚漸稀
「以前歸海攏是,白(帶)魚多到會咬腳(注 2)!」家住花蓮,人稱溪伯的老討海人江清溪說起白帶魚的轉變語氣滿是感嘆。白帶魚最大體長可逾兩公尺,溪伯說以前放棍(注 3)抓到的多是一、兩斤重的大白帶魚,現在要抓到這種體型的機會少的可憐。而且不只是大魚不見,整體魚獲量也大幅下跌,雖然相較其他魚類數量仍多,但收獲已大不如前。由於效益不佳,現在花蓮港以延繩釣捕白帶魚的漁民少了許多,近幾年倒是多了一批另有正職的兼差漁民,晚上開船出去用釣竿釣白帶魚,半是消遣半賺外快。溪伯的兒子文龍目前也是冬天跟著溪伯捕魚,夏天開賞鯨船,空閒時還兼做室內裝潢。時值壯年的文龍為維持生計需要如此多才多藝,也證明了這年頭討海不易。
海在變,魚在變,人只好也跟著變。
永續海洋資源,攸關存亡
隨著人類的發展愈來愈快,海洋環境也正劇烈地改變,如何永續地使用自然資源已是人類攸關存亡的重要議題。因此,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邵廣昭老師根據各種海鮮的捕撈方式、生態習性、族群數量、養殖形式去做評等,製作出台灣海鮮指南的初步建議名單(注4),將市面常見的56種海鮮分成:「建議吃」、「想清楚」、以及「避免吃」三種等級,其中白帶魚被評選為「建議吃」等級,是對環境較友善,較具永續精神的海鮮種類,而且其價格平易近人,無論是乾煎、清湯或煮粥都是烹煮方便的美味料理。因此下次想買魚時不妨考慮買段白帶魚,調整自己的購物習慣,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永續的理念,疼愛自己也保護海洋。
注1. 資料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格式:邵廣昭 台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version 2009/1, (2011-10-26)
注2. 意指魚數量很多。
注3. 「放棍」為延繩釣的台語。
注4. 台灣海鮮指南
※ 專題介紹:海洋具有遊憩、經濟、調節氣候等重要功能,卻因氣候變遷、人為污染、過漁等因素而漸失生機,國內外專家不斷呼籲:2050年,或許我們會無魚可吃!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如何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,生物多樣性專欄特別與黑潮文教基金會合作,每月初於週五推出【看啥小魚可以吃】專題,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,提醒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盤子裡的食物,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,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